安祿山新史精彩閲讀,中篇,黃初,全文免費閲讀

時間:2017-12-16 16:27 /青春小説 / 編輯:張衝
小説主人公是攤丁入畝,安祿山,岐王的小説叫《安祿山新史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黃初所編寫的架空、三國、歷史軍事類型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.在開元十八年的時候,皇甫惟明大談和寝之利,得到李隆基賞識。隨P...

安祿山新史

作品朝代: 古代

主角名稱:安祿山心芸李隆基攤丁入畝岐王

閲讀時間:約4天零1小時讀完

《安祿山新史》在線閲讀

《安祿山新史》精彩預覽

.在開元十八年的時候,皇甫惟明大談和之利,得到李隆基賞識。隨皇甫惟明出使蕃,探視外嫁公主,兩國重新和睦,雙方在實際控制線罷兵。因為這樣讓大唐多佔了不少地方,皇甫惟明因功被李隆基授予集賢殿學士。他的和主張,在一定程度上,代表了當時朝廷的守舊派和務實派,很有一點影響

不過他認為和可以避免戰爭的想法,卻是有點稚。眾所周知,當時蕃會積極和,主要的原因不是雙方歷史上的幾次聯姻,而是因為軍事的連續失敗。強大的軍和適當的聯姻,才是和平的保障,皇甫惟明太一相情願了。

“哼!將國家大事,寄希望於一女子上,人所不齒也!”安祿山冷哼一聲。

你用一張,説平蕃的戰事,給了蕃可乘之機,得歷史上來再丟石堡,不得不讓个漱翰用幾萬唐軍的傷亡重新打下來。哼!現在還想來禍害我的安東不成?

張説聽了皇甫惟明的話,本來也是勃然边瑟,但聽到安祿山出,他又沒了反應,繼續他的沉。因為兒子的奔事件,他在朝堂中已經有點抬不起頭來的覺。

“國家大事,豈能光是顧及男人臉面?”皇甫惟明的脾氣也不好。

“皇甫學士,現今中原各,無地流民以十萬計,你覺得又該如何安置他們?”宰相蕭嵩臉不悦的

“我大唐開國時,每人可得百畝糧地1,現今百姓雖十畝地尚不可得,此皆是豪強佔地之故!想要安置流民,只需清查田畝,重新分地即可!”皇甫惟明能看出土地兼併的問題,並不是沒有才學的人,只不過是某些方面有點形而上學罷了。

豪強佔地,這是每個人都知的事情。但朝堂中的人,又有幾個不是豪強。他的這一番話出,立刻引來朝臣的一致意見。

“豪強乃是國之基石,豈能説查就查!”

“土地有盡而人無盡,每朝每代都有流民,如今田地不夠,豈能怪之豪強!”

百官們的反對意見非常一致,好像在支持安祿山的意見似的。

“陛下!豪強地主乃是國家基石,絕對不可搖。若安東有富庶之地而讓之外族,國內田地殆盡而強行清查,必然寒了天下士紳之心!”安祿山沒有令他們失望,立刻出來給他們説話。

“恩!豪強之地,確實不可搖!”李隆基點了點頭。

這本來也是宇文融惹出來的煩,當年他清查户,查了不少隱瞞的人出來,讓國家的收入增加了不少。但那些本來私下隱瞞逃户的豪強地主,卻寧願將他們趕走,也不願意再承擔這部分人的税負,讓國家憑空增加了幾十萬流民。現在如果再清查豪強地主的田畝,必然會讓他們起來反對。

“陛下!豪強……”皇甫惟明還想説什麼。

“皇甫學士不必再説,遷徙流民開墾安東,此議已可確定。現在要商討的,主要還是怎麼樣員百姓自願往,或者是脆由官府出面,強行遷徙百姓往!”李隆基一言定下了商討的基準。

皇甫惟明喏喏退下,不再言語。

“陛下!臣已經查詢到安東物產,礦產,氣節等文書,還有這兩年中原流民劇增的情況,恭請陛下御覽!”安祿山呈上自己查到的材料。

由於自己的作坊中就有印刷機,所以安祿山毫不客氣的直接印刷了幾十份,現在當堂一份份的分派給各個大臣。那東西印製起來是很花時間,但非常有用,

厚厚的一沓材料,很好的説明了安東的富庶,還有中原流民的導致各地不安定的狀況。這些材料都放在安藏書館的官員用藏書室,不少官員都知這樣的情況,但因為還沒認識到這些材料在廷議中的巨大作用,所以很少去查閲。如今這一沓沓的材料上,據原來的數據,清楚的羅列出了遷徙堑候將會發生的化,理由非常清晰明瞭,讓官員都對遷徙安東提不出反對意見。

這些大臣們都是精明的人物,以對那個藏書館不是很重視,現在看到安祿山的高招,立刻有了領會。光憑記憶中的數據,在廷議中肯定不能有效的駁倒對手,安祿山這樣直接提供書面材料,確實非常有用。

在今天以,各個大臣都開始喜歡往藏書館跑,甚至讓朝廷設在那兒的印刷車間經常忙不過來。大唐朝廷,也逐漸開始由頭商討型辦公,轉為文件處理型辦公,政務的處理效率提高了不少。不過有個缺點就是,產生了大量的文庫資料。在幾年,朝廷不得不再次出資蓋起了一座專門的檔案館,並且把藏書館中的官員用藏書,全都移到檔案館中,專門供官員查閲。這是話,略過不提。

安祿山的資料一出,那些還沒適應這種方式的大唐朝臣,立刻意見大消,基本贊成政府強制遷徙也一定要遷的觀點。

“兩位宰相!如今朝廷各方面的物資狀況如何,能否支持直接大規模遷徙百姓?”李隆基翻了翻手上的文書,封面上寫的是《開元十九年關於移民開墾安東的建議》。

“陛下!去歲為準備對渤海的戰事,河北河南各出了不少錢糧物資,今年恐怕不能大量調了!若是從其他地方調運,恐怕會錯過了耕。所以今年行,還有點困難!”裴光出奏

“王毛仲一向來把持內外閒廄監,如今王剛貶,內外閒廄監混不堪,想要抽調朝廷的耕牛,恐怕還要幾個月時間,是否可以鼓勵民間採買耕牛!”蕭嵩微帶尷尬的啓奏。

聽到蕭嵩的話,安祿山微微一愣,想不到這個素來和自己很好的傢伙,也會在這個時候使難。耕牛的問題沒法解決,那些流民是肯定不會去安東的。就算土地再肥沃,用雙手耕種,也產不出多少的糧食來。

“沒有耕牛,沒有物資,現在遷徙了百姓如何安置?我大唐何時如此空虛了?或者是宰相無能調物資?”李隆基臉氣立刻嚴厲了幾分。

二十年太平天子的威嚴可不是説説的,他這一發怒,底下的羣臣立刻把頭低了幾分。

“陛下!官員方面絕對沒問題!去年大比新取舉子,以及歲末銓選的績優官吏,約有百餘人可供選擇!”吏部侍郎李林甫代表吏部發表了意見。

很明顯,李隆基已經非常中意由官府出面,強行遷徙百姓往安東屯田開墾,李林甫怎麼能不出來支持一下。

“陛下!雖然河北河南缺乏糧草物資,但户部府庫錢糧充足,渤海戰事沒耗費國庫多少錢糧。二十年的盛世,國庫非常充足,就算是預支一下,也能保證明年的用度!”户部侍郎裴耀卿也對此事表示了支持。

他説的國庫,和裴光説的地方府庫其實是同一個系統,都是國家的物資倉庫。但是他的這個是建在安郊區和成裏的中央府庫,裴光説的,則朝廷建在地方的國家倉庫。一般情況下,從那兒移民,就從那個地方的國家倉庫中出錢糧,很少從中央府庫中遠遠調過去。

“恩!錢糧問題沒了,那耕牛如何解決?”李隆基詢問羣臣。

不管怎麼樣,沒有牲畜耕地,肯定還是不行的。

“陛下!其實並不一定要用耕牛耕地,還可以用其他牲畜代替!”安祿山看到羣臣沒有好的解決辦法,只得用一個勉強可以解決的主意。

“哦!安卿有何辦法?”

“當我大唐和渤海一戰,各自用了數萬戰馬,戰光是傷殘的馬匹,就多達數千,其中傷良種者,大都付育種,劣種者,惟剩殺售一途。如今既然缺耕牛,不如讓傷馬代耕牛,雖然數量嫌不足,但缺額有限。而且微臣清剿渤海各州時,曾經繳獲了不少駑馬馱馬,選其中劣種,也可暫時耕地!”這樣的馬總數不會太多,安祿山也不能肯定夠不夠用。

“安將軍好大方!”裴光笑着搖搖頭。

用馬來耕地,這已經是高宗時代的事了。那時候全國光戰馬就有十幾萬匹,其他各種馬無數,市場上一縑易一馬,價格宜的不得了。經過多次戰,就算王毛仲養馬有功,讓朝廷各馬廄中蓄馬達到幾十萬匹,但裏面也大多是齒齡很小的半大馬駒,格戰馬僅有幾萬。讓馬來耕地,確實有點奢侈。

“這等劣馬,用來耕地到也可以,只是數量畢竟有限!”蕭嵩笑了笑,沒有反對。

“一次遷徙,不過幾萬人而已,劣馬再少,幾百匹總是有的!百十來人一耕馬,勉強夠用!如果等到第二次再遷徙時,朝廷還不能夠調出耕牛,那這個內外閒廄監也不用設了!”剛正的宋璟出來説了一句公話。

“馬耕地是臨時之計,下種即收,就算是用戰馬耕地,也未嘗不可!”宦官大將楊思勖也出來附和。

有了宋璟楊思勖他們兩個的支持,加上宰相也沒怎麼反對,其他羣臣自然更沒什麼意見了。

“好!既然如此!那就不必再議其他!即起,各部當在民間宣傳安東之富庶,讓民心生嚮往,自願奔赴安東。各府衙再選拘流民,遷往安東,由朝廷供給耕馬,糧種,物資,在安東行屯田!”李隆基正式下了決定。

“吾皇聖明!”羣臣一起稱和。

安東開發的事情有了決定,但接下來並非沒事了。

實際上,有些爭鬥現在才剛剛開始。因為既然要移民屯田,當然需要設置一個移民大使,一個屯田大使。看到安東的富庶,是人都知這兩個肥缺的重要,朝臣馬上就會對這個兩職務展開了爭鬥。

這方面,安祿山成了大贏家。本來開發意見就是由他提出的,而且他又參加過對安東的拓展之戰,對安東非常熟悉。如今既然要設大使,皇帝肯定少不得諮詢他的意見。特別是因為今天討論是不是要強制移民的問題,沒有繼續商討如何安排。更是讓大量的人準備找安祿山人情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安祿山大笑着回到自己府邸。

“懷秀!待會兒如果有人來禮,禮物收下,人一概不見,就説我馬上要宮!如果陛下派內官召見,則立刻通報!”

“安爺!禮物收下,人不見,這有點説不過去吧?”

“你告訴他們!一切等我見了陛下以再説!”安祿山喝了涼茶,嗓子。

果然,安懷秀剛回到廳,門就來説有客人造訪。

等到午餐時分,安府總共來了七八波的訪客。但在安懷秀把安祿山的話轉告以,他們就乖乖的留下禮物,先回去了。

午飯,安祿山剛用茶漱完,安懷秀就來通報,皇宮大內中來了一個宦官,傳安祿山晉見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李隆基這次召見安祿山的地方,不是興慶宮,而是議政為主的大明宮。場也要正式的多,在一個生了暖爐的小偏殿中。

見禮完畢,李隆基賜座,安祿山卻只用一半股坐了,以示恭敬。

“安卿!今朝上,你發的那些文書可是非常不錯。看得出,對於安東的問題,你確實花了不少心思!怎麼樣,對下面的人事安排有什麼意見?”不是正式場,李隆基的話也很隨意。

“陛下聖明!如今既然要移民屯田,就得設移民屯田兩大使,專職負責事務,底下還需要設立勸農使,專責指導如何耕種!”

“不錯!那安卿可有好的人選?”

“陛下!當今的流民主要集中在河洛之地,所以只要任命河南尹為移民大使即可!至於屯田大使,則最好是直接任命安東都護的一個主官來擔當!勸農使,臣保舉一人,朝請郎崔奇可以勝任!”

“恩!流民確實多是來自河洛,河南尹職責最!只是安東都護府下面多是武官,安卿莫不是想去擔任屯田使?”李隆基笑眯眯的看着安祿山。

“陛下明鑑!臣確實非常願意去屯田!”安祿山毫不隱瞞。

(1唐律,民户中十八歲以上、六十歲以下的男子每人受永業田二十畝,分田八十畝,其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田地。)

(120 / 233)
安祿山新史

安祿山新史

作者:黃初 類型:青春小説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